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
国家级
传统技艺
项目首页 项目信息 非遗图集 非遗视频 传承人 传承活动 匠心好物 非遗动态 保护基地
基本信息
项目名称:
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
类别:
传统技艺
级别:
国家级
编号:
Ⅷ-116
批次:
第二批(2008)
所属地区:
招远市
申报地区或单位:
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
保护单位:
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村民委员会
涉及民族:
汉族
基本内容

自宋朝景德四年,大臣潘美来招远采用此法,督办了中国第一个官办金矿——玲珑金矿以来,该技艺开始写入《宋史》。。直到今天,招远掌握这一技艺的金匠,其传承谱系有的还可上溯七代。 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由破碎、磨矿、拉流和熔炼四道工序组成。破碎:俗称破砂,要把矿石破碎至与花生米大小相同。 磨矿:破碎的矿石要用清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碾磨。矿砂磨的越细越好,因为这决定以后选矿率的高低。推磨时,人们为了忘记辛劳,达到步调一致,经常边推边唱。朴素的歌声不仅充满了采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还传承了当地的民间文化。 选矿:俗称“拉流”。主要是通过重力原理,将这种被称作金泥的精矿选出来,这个工序技术含量相对较高,也较为复杂,是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环节。 拉流时将磨细的矿粉放置槽板的上方,并均匀摊开,划上水沟。待溜槽板上方缸内的水流入后,要用笤箸均匀的左右轻划或轻拍,以控制水流。这是拉流的关键,因为水流大,容易将含金颗粒冲走;水流少,又不能冲走石渣,达不到选矿的要求。石渣随着清水流走,留下的就是含金矿粒,俗称“金泥”。拉流结束后,将金泥用泥碗盛装,然后用火烘干,再用不能粘住含金颗粒的兔子腿,将金泥清理到纸上,包成纸包存放待炼。 冶炼:俗称“化火”。化火时,将包有金泥的纸包,放入经确定没有裂纹的坩埚内进行熔炼。金泥融化后,杂质形成的泡沫不断蒸发或被用生铁钳提取,然后不断加入芒硝和硼砂提纯黄金。 当熔炼的金水被提纯到一定程度时就倒入金模,黄金冶炼就到此完成了。这整个工艺全凭金匠的经验和感觉来掌握。 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不仅与招远的黄金开采历史不可分割,在中国的黄金生产历史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。也正是这一历代相传的手工技艺,为现代黄金采冶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促进了黄金产业的发展。

历史渊源

据招远境内古坑洞发现的灼烧残迹及木炭、铁凿、锤、泥碗、黑陶碗等先人采金遗物考证,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招远人就采用原始的燔火爆石法采炼黄金。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,宋代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2记载:“两州冶金,沿溪取砂以木盘淘得之,甚微,且费力。登莱金坑户只用大木,锯剖之,留刃痕,投沙其上,泛以水,沙去,金著锯纹中,甚易得。”这一使用铁锤、石臼、石磨、石碾、溜槽、陶尊(或坩埚)等当时先进工具,通过手工操作的破碎、磨粉、拉流和熔炼采冶黄金的传统技艺,被后来黄金史学家称为“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法”,实际上就是通过重力选矿再经高温熔炼提取黄金的冶炼方法。

主要特征
重要价值

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采用铁锤、石臼、石磨、石碾、溜槽、簸箕、陶尊(或坩埚)等为工具,整个生产流程包括破碎、磨矿、拉溜和熔炼等工序,全部以手工操作。这一古老的采冶技艺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中的重力选矿法,至今仍被采用。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不仅可借鉴指导当今的黄金生产,它本身还具有重要的历史、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。

存续情况

由于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主要靠口传心授传承,掌握技术全凭个人经验,缺乏理论总结和科学记载,所以现在掌握这一传统技艺的人已经不多,且有日益减少的趋势。尽快对此技艺加以保护,促使其顺利传承,是当务之急。